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17:53:00
7月盛夏,苏州进入“出梅即高温”的模式,在滚烫的阳光下,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居然也能成为市民的“避暑利器”?在高新区镇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面,一家不显眼的吉祥面馆,最近却因一碗“云吞面”火了。
所谓“云吞面”,原是广东人对“馄饨加面”的叫法,而苏州人则用自己的方式,煮出了一碗属于本地味道的“云吞面”:“苏式细面+现包鲜肉荠菜馄饨+大块红烧大排”,再加上一碗红汤,滋味恰到好处,一碗售价不过20元,撑饱一整天。
苏式“云吞面”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我们这里的馄饨是手工包的,肉香、皮薄、汤鲜,很多人中午会点一碗大排面再加十只馄饨。”今天(7月2日)中午,老板娘笑着告诉记者。而食客们则一边嗦面一边点头:“热归热,这一口真是舒坦。”每天中午,店内常常座无虚席,偶尔还能碰上专门来打包手工馄饨的“回头客”。
老板手工馄饨收到当地人的追捧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在苏州人眼里,一碗好面不只是果腹,更是慰藉——或是饭点的烟火,或是通勤间的小满足。而在吉祥面馆,这一份满足恰恰来自朴实的食材、熟悉的口味和实在的价格。热气之中,有家的味道,也有街巷的温度。
沿着太湖大道一路向西,夏日里还有另一种“吃面方式”。在镇湖万佛寺的五观堂,一碗禅意素面为炎炎暑气添上清凉一笔。素面用香菇、黄花菜、木耳、笋干等精心炒制浇头,汤头清澈、面条吸汁,入口不油不腻,有着“素而不寡”的回甘。吃完面,还可在寺中咖啡馆抄书、品茶,听风铃作响,俯瞰南宋石塔。素净的一碗素面,仿佛也为浮躁夏日添了三分清凉与静气。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万佛石塔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再往南,则是藏在秀岸村的三桥面馆。这里主打的是“农家乐版苏式汤面”——虾爆鳝三鲜面、红烧大排面最为热门。大中午,不少游客在农场摸完西瓜泥后,就来这里嗦一碗热汤面解馋。面馆墙边挂着菜单,灶台边是老板现炒的小菜。虽然饭点要拼桌,但等一等也值得。
从市井里的手工馄饨,到禅寺里的素面静心,再到江南村头的鳝鱼汤面,苏州人的“面生活”自成一派。它不需要复杂调料,不追求浮夸出镜,却始终把热气、清凉和乡情煮进一碗烟火面中。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文)
编辑: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