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32:00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
“妹儿妹儿,这个中药咋个熬哦,不太会呢”
“医生,这个先煎的附片,熬了一小时,水还要不哦?”
“家里没得砂锅要的不?水又咋个加呢?”......
在中药房窗口,关于中药煎煮的问题屡见不鲜。本期的健康正前方,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药学部李青就为大家揭开中药煎煮这门“神秘”学问的面纱。
1
选对器皿,开启正确煎煮第一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煎煮中药,器皿选择至关重要。李青强调,千万别用铁锅、铝锅、铜锅等金属器皿这些 “不靠谱选手”,在煎煮时药物中所含的鞣制,苷类物质与铁及铜发生反应,生产鞣制盐类,使药物疗效降低,汤色变黑或变绿,甚至改变药性。而砂锅、陶瓷、不锈钢器皿受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才是中药煎煮的“最佳搭档”。
2
清洁浸泡有讲究,保障药效不流失
“我们现在使用的中药饮片都是去除杂质经加工炮制,干燥后成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
”李青表示,如果药材里面有些泥沙可用水迅速冲洗一下,切忌浸洗,避免中药内的水溶性等有效成分流失降低药效。一般中药需用冷水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者可浸泡1小时,在夏季高温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药液腐败变质。
3
掌握煎法,煮出好药,这份煎药指南可收藏!
①加水量确定有技巧
中药浸泡后一般煎煮2 - 3次,滤液混合服用。加水量可将药材放入锅中,使水高出药面2 - 3厘米。对于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的花、叶、全草类药材,如金银花、菊花、茵陈等,加水量可适当增加;而对于质地坚硬、吸水性差的矿石、贝壳类药材,如磁石、牡蛎、石决明等,加水量则可适当减少。在实际煎煮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经验和习惯及医生建议,对加水量进行适当调整 。
②不同药物煎煮时间不同
一般药物一煎用武火煮沸20~30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二煎15~20分钟即可;质地较轻或芳香性成分较多,如清热解表药、芳香类药,宜武火急煎,煮沸后10~15分钟,二煎5~10分钟即可;滋补药宜文火久煎,煮沸后30~40分钟,药渣再加水二煎30分钟即可。需注意: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后开始计算,需三煎的同二煎时间相同即可。煎煮中药的水宜用洁净澄清,无异味,含杂质及矿物质少的水,在日常生活中可饮用的水都可以煎煮中药。
③特殊药品特殊煎法
先煎的如磁石、牡蛎等矿物类、贝壳类及附子、川乌等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先煎30分钟左右或1小时左右再与其他药同煎;后下的如薄荷、豆蔻、大黄等在第一次即将煎好前5分钟加入;包煎的如蒲黄、海金沙等用纱布包好煎煮;烊化的如阿胶、鹿角胶等加适量清水蒸化兑入药汁;冲服的如三七、川贝、芒硝等用温水或药汁冲泡吞服;另煎的如人参、鹿茸等贵重中药另锅煎取药汁。
最后,专家提醒道,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服药时间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滋补药宜空腹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用、缓下药亦宜睡前服用;特殊服药时间请遵医嘱;汤剂一般宜温服,一日一剂,一剂服2~3次,或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