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内首例!同济医院成功实施国内首例硬膜下柔性高通量电极(256通道)植入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6:16:00    

9月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脑机接口研究型病房内,36岁的黄女士(化姓)躺在病床上,一边熟练地展示着伸腿、抬腿等动作,一边嘴里发出轻快的声音。同济医院脑机接口研究院副院长、神经外科舒凯教授笑着说,“恢复不错,明天可以回家啦。”两周前,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黄女士实施了国内首例硬膜下柔性高通量电极(256通道)植入术,精准定位脑部功能区与肿瘤位置,随后顺利完成肿瘤的切除手术。术后,黄女士运动功能正常,这不仅为她带来了康复的希望,更为其他颅内功能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舒凯介绍,黄女士脑部肿瘤尽管不大,却“扎根”左侧额叶中央前回功能区。因病灶持续增大、水肿加重,黄女士多次癫痫发作、头痛头晕。对她而言,明确致痫区域并保护运动功能是手术关键。

传统手术方案是通过术前的影像资料进行术中导航,但由于个体功能区位置差异及术中漂移等因素,误差达5~20毫米。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术中唤醒技术,虽然可以相对准确的评估功能区,但需要患者在术中短期被停止麻醉配合测试,存在术中癫痫发作、测试时间短评估不准以及患者体验差等诸多问题。

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突破,该技术为神经外科提供高精度的“功能导航”,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保留率和生活质量。同济医院与深圳微灵医疗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地应用“256通道柔性皮层电极脑机接口短期植入” 技术,为复杂神经外科手术“功能保护”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8月26日,在该项目负责人、同济医院脑机接口研究院院长唐洲平教授指导下,神经外科舒凯、胡峰医生团队为黄女士实施了硬膜下柔性高通量电极植入术。该电极厚度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分布了256个电极,能够精准监测患者脑电活动。电极植入后的一周时间里,黄女士在清醒的生理状态下,团队高密度信号采集+AI运动、语言解码明确了致痫和功能区域,为手术切除提供了精准的定位依据。9月2日,医疗团队为黄女士实施了开颅肿瘤切除术。3小时后手术成功,手术当天黄女士即可活动,术后评估肢体功能正常,无癫痫发作,恢复良好。

唐洲平介绍,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脑机接口技术又迈出坚实一步。硬膜下柔性高通量脑机接口技术的引入,为功能区病变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该技术还可拓展至运动、语言和视觉解码,为脑和脊髓损伤、卒中后遗症等患者的功能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长期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积累临床数据,未来有望实现从“功能保护”到“功能重塑”的跨越,为更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打开康复新通道。

融媒体记者:卫未

通讯员:田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