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1:08:00
巷道幽深、机器轰鸣,在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区1000米中段采矿三工区所辖盘区,司机蒲焰头戴安全帽,驾驶着具有庞大身躯的凿岩台车,一步步前进着……
在矿山作业中,凿岩和爆破是一项复杂且艰苦的工作。对于井下的矿工来说,凿岩和爆破却是每天的“必修课”。
蒲焰,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区采矿三工区采矿班班长。他每天“入地”十几个小时,数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提升技能,孜孜不倦创新奉献,以精湛的技艺、拼搏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实现了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
2008年,21岁的蒲焰来到祖国镍都金昌,成为金川集团的一名矿工。
“刚开始下井的几个月,我什么都不懂。记得有一天,师父让我去拿锚杆,我连锚杆是什么都不知道,后面才知道是钢筋,俗称锚杆。”蒲焰回忆道。
随后,矿区给蒲焰安排了凿岩台车司机的岗位。昏暗、闷热、潮湿的井下作业现场,让蒲焰和许多年轻职工望而却步。
“我看着作业现场,都不想干了,总觉得自己是大专毕业,跑到这个地方挖矿石,都有点浪费所学。”初次见到12米长的凿岩台车时,蒲焰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本以为凿岩台车操作与汽车无异,然而实物一展,蒲焰便彻底懵了。每天看着师父娴熟精确操作凿岩台车,他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这个“变形金刚”的驾驭者。
巷道纵横交错、路面高低不平,在巷道中驾驶凿岩台车,极易发生磕碰和翻车事故。
“听说那台设备价值几百万元,刚开始操作时,我手心都出汗了。”面对四周都是岩石的陌生工作环境,蒲焰有些手足无措。坚硬的矿体岩石,给打眼作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掌子面坚硬的地方,钻头与岩石接触直冒火星。
“坚持干下去,干出一番事业”。师父一直鼓励着他。当了解到凿岩台车的油管、电路等结构,与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一致,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操作要领。
心中有主意,行动也有了力量。为尽快适应新的岗位,蒲焰不仅工作中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业余时间更是想方设法搜寻凿岩方面的技术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经过反复琢磨以及向师父们虚心请教,他凭着一股子拼劲,克服各种困难,成功驾驶凿岩台车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还要精一行。我不仅要把东西学透,还喜欢琢磨如何提升工作技能,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改进,蒲焰逐渐掌握了一套适用于凿岩台车的布眼方法,台车操作技术突飞猛进。
钻研,源于热爱。蒲焰的精湛技艺赢得了广泛认可,在甘肃省百万职工大比武中荣获第一名,他也成为了技术过硬的特级技师。
2013年,年仅26岁的蒲焰因工作卓越担任班长。二矿区采矿三工区是全国工人先锋号,蒲焰所带的采矿班便是其中的“尖刀”班组。他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给班组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使采矿班形成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单炮进尺是衡量采矿作业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单炮进尺,不仅能缩短凿岩的时间,降低炸药单耗和劳动强度,还能大幅提升经济效益。
在传统思维下,采矿作业中,多放炮就能多出矿。如何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单炮进尺。靠着这股钻劲,蒲焰与工区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讨论,通过精心打出高质量且布局合理的眼位,使用恰到好处的炸药量进行顺序起爆,不断提高单炮进尺。
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是金川集团的传家宝,爱钻研的蒲焰在技术改革、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方面尤其下功夫。
“如何提高单炮进尺,那些年我做了很多实验,单楔形掏槽、双楔形掏槽,还有电子雷管的起爆……我们每作业一炮都要进行回看,看一看爆破的矿堆和进尺,还有板面的成型如何。”经过不断总结与优化,“375工作法”诞生了,这一操作法形成了行业领先技术,并荣获甘肃省职工先进技术操作法一等奖。
几年来,蒲焰带领班组实施“375”工作法,平均单炮进尺由最初的2.2米/炮提升至现在的3.1米/炮,爆破效率提高了14.3%。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蒲焰的带领下,班组累计出矿484.1万吨,比计划超产42.6万吨,为企业增加了高达4.79亿元的效益。
“375”工作法在全矿推广使用的5年间,二矿区累计节约成本2917.65万元,主要完成的《提高外包回采进路单炮进尺》QC课题也荣获甘肃省特等奖。
因为在工作中爱琢磨,且琢磨出了名堂,蒲焰又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他姓氏命名的“蒲氏工程质量五步控制法”。这一方法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回采进路工程质量,使得工区所辖盘区连续多年被金川集团评为标准化样板盘区,成为了矿区的一面旗帜。
蒲焰荣获了金昌市五一劳动奖,被评为金川集团劳动模范。2020年,当选为第十三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2021年荣获甘肃青年五四奖章,2024年入选陇原青年英才高技能人才,被列为甘肃省陇原工匠培育对象,2025年被确定为新时代青年先锋拟推荐对象。
三年前,蒲焰的工作岗位从凿岩台车司机转为了安全员,主要负责回采盘区的安全工作和工程质量。不管岗位怎么变,他的工作态度始终如一,他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
他所参与的《采场充填料位监测报警装置研发与应用》获2023年度金川集团公司职工技术创新项目一等奖,《充填伸缩铁盒子的创新与应用》荣获2024年度金川集团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降低充填回风井充实率》QC课题荣获2024年甘肃省特等奖。
“我在二矿内部开了培训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年轻职工,还在职工培训中心录制了矿山井下无轨设备技能提升课程,方便职工平时学习。”如何更好地将自己的绝活传给年轻人,蒲焰认为,做好“传帮带”,既要传承业务技能,更要传承职业精神。在他的培养下,150余名凿岩台车司机脱颖而出,已成为矿区工作骨干。
洒水降尘管网的设计安装、单炮进尺的提升、不同条件下的爆破参数设定……蒲焰说,这些都是他未来三年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从一名驾驶凿岩台车的“门外汉”,成长为了一名“技术能手”,千米井下就是他施展才华的舞台。蒲焰用青春书写着奋斗,用汗水演绎着靓丽人生,实现了自己的工匠梦。
记者:杨蓉 胡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