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皖中评│他们的宣讲,何以如此“叩击”心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7:01:00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飞扬(资深时评员)

据中国文明网报道,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宣讲队伍——“圆梦”百姓基层理论宣讲团。这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宣讲团,用8年时间探索出一条“来自百姓、凝聚百姓”的理论宣讲新路子。

宣讲团骨干成员江炳安在辖区300余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中拥有过万粉丝;青年宣讲员张曲鸿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将流动的车厢打造成为理论宣讲的“行走课堂”,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一次精神洗礼……

滨湖世纪社区“圆梦”百姓基层理论宣讲团成员洪德泉在宣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合肥文明网供图

毋庸置疑,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打通理论宣传和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

步入新时代,高质量的宣讲怎么开展?

和观众心连心的“气场”如何构建?

如何做到和观众眼光“平视”?

这些课题,不仅需要深入破解,更重要的是要贯通时代的逻辑,叩击观众的心灵。

换而言之,弄清楚为何宣讲?何以宣讲?

讲什么?对谁讲?怎么讲?

如何达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效果?

今年以来,安徽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暨创新思政课走进多所高校。每到一处,青年宣讲员与数百名同学一起,沉浸式开展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理论宣讲。

合肥曲艺团用快板的形式宣讲 。央广网发 中共安徽省委讲师团供图

别开生面,创意满满……从快板到短剧,从脱口秀到角色扮演,一个个“走心”创新的宣讲作品在不经意间,将思想的火种埋进广大师生、干群的心中。

“小切口”聚焦“大主题”,“小载体”汇成“大舞台”,宣讲让“理响江淮”的品牌越擦越亮。

近日落幕的“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暨青年宣讲大赛总决赛,亦有“出新”之处。

比如,总决赛不设专家评委,直接面向青年大学生,选手们讲得好不好,由现场100名大学生举牌评价,激发更多人同台展示、同频共振,“同上一堂大课”。

“出新”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更加突出“出彩”“有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用青春之力书写“皖”美答卷》《在泥土里扎根 在担当中成长》《战功深藏 初心如磐:老兵王於昌的忠诚与坚守》《我发现了新元素》……

放眼更大的视野,理论宣讲不仅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堂“走心课”,不仅需要掌握时度效,更需要将心注入、打动人心、激荡人心,不仅要有厚度备显“沉甸甸”,同时亦有温度呈现“时代味”,从身边到指尖,从眼前到耳畔——彰显出“接地气”“冒热气”“沾露珠”“带泥土”的缕缕清香。

将时下流行的“脱口秀”脱口秀搬上宣讲的舞台——沉浸式宣讲,回应了观众的期待,生动激发了思想传播中的“连接器”“转换器”“扬声器”作用。

在一个个宣讲现场,掌声雷动、气氛热烈就是最好的例证。

年轻的面孔、鲜活的语言和贴近青年的方式……形式新颖、内容深刻、表达生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青言青语”,让青年讲给青年听,推动青年理论宣讲工作“活起来”“火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给理论宣讲换个“打开方式”,不仅“有意义”,亦十分“有意思”。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江淮处处好风景——通过“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将“高大上”的理论演绎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本地事”“身边事”,着力打造宣讲场景,搭建平台载体,汇聚人才资源,创新话语表达,定能从更大范围、更深情怀、更热温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淮大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合报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投稿邮箱:zhufy@hf365.com,594544237@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