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那一年春天,菏泽牡丹走进故宫,盛开的牡丹惊艳了故宫博物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46:00    

当牡丹邂逅故宫,会绽放怎样的精彩?

“菏泽牡丹太棒了,太美了!我一直认为,菏泽牡丹不仅仅是花卉,它是文化,是我们的生活态度,是我们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一种向往。”4月8日,2025世界牡丹大会 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牡丹文化传承创新。

2025世界牡丹大会 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单霁翔娓娓道来菏泽牡丹走进故宫的故事。

单霁翔说:“那一年春天,菏泽牡丹走进故宫,盛开的牡丹把故宫给点亮了。人们到了故宫博物院,能看到甲天下的菏泽牡丹,能在这儿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空间。其实,这些牡丹花来到了故宫博物院,我们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我们要把长期‘睡’在库房里面的跟牡丹相关的文物展示出来。有牡丹图案的织绣品、服饰、书画、瓷器、珐琅器等,以前沉睡在库房里,没有机会展示。但是因为菏泽牡丹来了,这个牡丹题材就成立了,所以我们就进行了展出。室内,大量有牡丹元素的文物在展出,室外,牡丹盛开,整个故宫博物院就拥有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春天。”

单霁翔倾情讲述菏泽牡丹与故宫的故事,是菏泽牡丹惊艳绽放的一个生动的注脚。

传承千年的菏泽牡丹,已与这座城市相融相生,菏泽每一寸土壤都浸润着牡丹的芬芳。好花应与天下人共赏,好品应与天下人共享。近年来,菏泽一直努力把最美的菏泽牡丹呈现给世界,以花为媒,以花兴城,高规格融合举办牡丹节会,搭起了菏泽走向世界的“牡丹桥”。今年,以“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为主题,精心筹备4个分论坛、29项节会活动,涵盖赏花旅游、产业发展、文艺展览、学术交流等领域,旨在让更多人领略牡丹之美、城市之美,让更多人走进牡丹之都、爱上菏泽牡丹。

走进牡丹之都,看牡丹绽放流光溢彩,看春潮涌动花样菏泽。近年来,菏泽持续放大牡丹特色、精进栽培技艺,培育出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打造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牡丹种植观赏、科研加工基地。每年春节期间,菏泽有60余万盆反季节催花牡丹销往全国各地。春天的菏泽大地,万里平畴、丹花似锦,10余处牡丹名园每年都吸引数百万名游客前来赏花打卡。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菏泽以牡丹为引领,联动发展芍药、玫瑰、非洲菊等鲜花品种,擦亮了“牡丹之都、花样菏泽”城市名片。每年5月上中旬,5万余亩芍药与牡丹无缝衔接、竞相绽放,形成了“一花落去一花开,赏完牡丹看芍药”的独特赏花体验。去年,菏泽芍药鲜切花销售1.2亿支、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越洋过海销往世界20余个国家和地区。游客来菏泽,共赴一场绚丽多彩的美丽之旅,品鉴国色天香,同赏百花争艳,在领略倾国倾城的盛世芳华中爱上菏泽牡丹。

走进牡丹之都,看牡丹文化革故鼎新,看古韵今辉人文菏泽。菏泽史韵悠长、人文渊薮,传说为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这座传承历史文脉的千年古城,黄河文化、祖源文化、水浒文化交相辉映,鲁锦、剪纸、面塑等非遗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有着中国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在这片厚重的文化沃土,名花与名人相知、与名品相遇,滋养形成独具特色的牡丹文化。从蒲松龄笔下“葛巾和玉版”的神话故事,到陆定一、茅盾、冰心、舒同、姚雪垠、汪曾祺、臧克家、欧阳中石等文化名家与菏泽牡丹结下深厚情缘,再到画牡丹、雕牡丹、绣牡丹等文创作品,牡丹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游客共赴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人文之旅,续写牡丹传奇,品味菏泽气质,在感悟隽永醇厚的文化底蕴中爱上菏泽牡丹。

走进牡丹之都,看牡丹产业推陈出新,看鲁西崛起活力菏泽。牡丹集观赏、食用、药用、艺术价值于一体,推动牡丹产业化发展是造福人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菏泽坚定做好发展特色产业大文章,培育牡丹生产加工企业120余家、科研机构20所,开发出260多种深加工产品,去年总产值达到130亿元,走出了一条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的发展路子。现在的菏泽牡丹,已从“一时盛景”变为“四季盛放”,从“单一种植”升级为“全链发展”,成为菏泽独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如牡丹盛开一样,菏泽产业朝气蓬勃、未来发展前景可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10条重点产业链强势崛起,带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分别从全省第13位、第12位双双跃居第8位,在全国地级市GDP排名由86位上升到66位,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

“让我们共赴一场产业升级的发展之旅,挖掘牡丹价值,深化合作共赢,在奋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征程中爱上菏泽牡丹。”菏泽市委书记张伦说。

(大众新闻记者 王兆锋 通讯员 陈新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