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5:43:00
2025年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已火热开启,除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主会场,还设置了五个特色分会场,200余场配套活动正持续上新,在全市掀起科普热浪,带来一场流动的“科普盛宴”。
走近身边的科学
“汽车科技嘉年华”高燃开启
5月24日,2025年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分会场之一的“汽车科技嘉年华”在成都三和老爷车博物馆举行,超20000㎡沉浸式汽车文化场域、200余台老爷车和现代经典车集中亮相,带来一场妙趣横生的“汽车文化科普之旅”,吸引了1万余名市民体验。
“我对汽车科技中的发动机技术发展很感兴趣。”来自成都市实验小学尚雅校区二年级的一位小朋友在现场参观完展览并打卡了多个互动游戏后,滔滔不绝地分享起自己此次的收获:“汽车发动机技术虽然越来越先进,但排放尾气会给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革新新技术,所以现在看到我们国家的新能源车技术发展很快,让我觉得很自豪。”
“今天来到科技活动周分会场的现场,我觉得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人都收获很多,不仅有趣还十分涨知识。”来自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的崔老师也带着女儿来到现场感受了一把科技活动周的“热力”,“应该说,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学校,都肩负着科普教育的重任,科普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据崔老师介绍,近年来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与三和老爷车博物馆开展了包括科普研学、科普空间打造等在内的一系列馆校合作,“比如,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我们在学校打造了集展览、体验等为一体的‘车世界’跨学科学习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了解汽车技术科技发展历程,也让他们感受到在技术发展中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在此次科技活动周期间,来自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成都市墨池书院小学、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北区等近10所学校的同学们也用画笔、AI创作了以汽车为主题、畅想未来出行的科幻画,目前已在博物馆展出。5月25日,这些“小画家”也来到博物馆开展现场研学,近距离感受汽车技术发展的魅力。
全城总动员
200+科普活动持续“上新”
同样是5月24日,在浩海立方海洋馆,“与科学同行”-成都市科学实验展汇演活动火热开启。
现场,表演者们巧妙地将科学实验与表演艺术融合在一起——通过与“魔法列车”互动,生动展示了悬浮原理、磁极原理,并介绍了成都在全世界领先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技术,展现“成都造”的魅力;以生物工程科学家与女儿的亲情互动为主线,融入液氮冻存脐带血背后的生物学和医学知识,传达了敬畏生命、坚守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同样是剧情结合实验的方式,展现了神奇的人工消雾技术。
借助精心准备的服装与道具,在营造沉浸式艺术体验的同时,表演者们用生动的语言阐释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为台下观众开启了一场趣味无穷的科技之旅。
在成都科幻馆,钱永刚、叶光富、莱维特……7位“顶流”大咖齐聚成都,在“科学大讲堂”现场开讲。通过沉浸式科学演讲,带领观众聆听科学大家探索不止的奋斗故事,收获硬核前沿的科学知识,激发厚植于心的科学精神。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主会场,向“新”力量展区、AI上“新”未来展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互动展示区等六大展区人气依旧不减,打卡歼-10C战斗机模型、“华龙一号”核电站模型、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等大国重器,体验好玩又有趣的科学装置,“风味”各异的科普大餐,必定让科技迷们“满载而归”。
今年,成都科技活动周以“全域科普”为理念,除主会场活动以外,还设立“汽车科普嘉年华”“人人都是应急侠”“遇见科学预见未来”“万物共生守护多样之美”“嘿科技来了”等不同科普主题的分会场,并将举行重点实验室开放、博物馆奇妙夜、科普基地夜间开放、科学实验展演等200余场配套活动,覆盖科学、自然、应急、交通、医疗等多元领域,开启全城联动的“蓉城科学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