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充:让“菜篮子”装满“幸福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3:41:00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0日电 (衡欢)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西充县围绕建设“生态田园·有机西充”战略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紧扣“农业生产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思路,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严把“检测关”等措施,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布局、品牌化打造、产业化发展”的蔬菜产业发展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建好“菜园子”

西充蔬菜产业的根基,深植于一个个不断升级转型的现代化“菜园子”中。近日在位于义兴镇殿子山村的四川菁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内,自动控温、智能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完备。“近期我们正在维护设施设备,为月底西蓝花、莲花白等育苗做准备。”该公司负责人廖夕均说,“基地全部采用大棚智能化育苗,种苗销往省外30多个地区。”

蔬菜大棚基地。衡欢 摄

作为集蔬菜新品种引进、蔬菜苗嫁接、种植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企业,该基地建智能化蔬菜大棚70余亩,年产60余类蔬菜种苗约3000万株。该公司是G212国道沿线蔬菜产业带上的基地之一。该产业带沿G212国道及周边分布,涵盖凤鸣、义兴、常林3个乡镇、14个村,串联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合社等农业经营主体23家,种植蔬菜品种20余种。

近年来,西充以G212国道沿线蔬菜产业带、大全镇西充二荆条种植示范基地等地为重点,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灌溉设施、建设产地仓储设施、优化道路交通,推广智慧灌溉技术,保障运输畅通,提升蔬菜保鲜与存储能力;规划建设连片种植示范区,整合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在示范区内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发挥规模效应,提高产量与质量;以示范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蔬菜产业发展,形成园区带动、示范引领、辐射全域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今年,该县预计蔬菜播种面积26万亩,产量62万吨。

丰富“菜篮子”

日前,在凤鸣镇西充县绿优汇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南瓜基地,饱满的“花生南瓜”掩映在藤蔓和绿叶中。“这一季南瓜产值可达30万元!”基地负责人贾彪说,基地采用‘土地轮作+瓜菜套种’模式,收完南瓜后轮作包菜、花菜,年产值超200万元;吸纳60余名村民务工,年发放工资60余万元。

“粮经轮作、瓜菜套种”等复合种植模式,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与经济效益,完备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则让“西充菜”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衔接。占山乡氧森谷农业有限公司的有机豌豆尖,当日空运到上海、深圳等地分装点,进入20余个一线城市盒马鲜生生鲜超市及其他高端商超销售。义兴镇四川金科种养殖有限公司注册“有田有家”品牌,开发线上销售平台,推行家庭配送、会员制发展模式,有机蔬果通过冷链物流“鲜”达20余个城市、1400余户家庭手中,线上年销售额达800余万元……近年来,西充县以多元化发展为抓手,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全县蔬菜产业结构,推动全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让老百姓“菜篮子”更丰富。

吃上“放心菜”

质量安全始终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解决了蔬菜产业“有没有”和“多不多”的问题,“好不好”“安不安全”则成为该县蔬菜产业发展更核心的追求。

在该县各大商超、农贸市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常态化开展农产品抽检工作,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按规定严格履行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义务。针对票据留存不规范、索证索票意识不强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进行业务指导。该县以日常监管、监督抽检、专项行动为抓手,三管齐下严把‘入口关’,保障广大群众‘菜篮子’安全。2025年计划抽检食用农产品480批次,已完成抽检260批次,涵盖畜禽肉及副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生干坚果与籽类、豆类、鲜蛋等。

事实上,西充对“菜篮子”品质的把控早已形成严密网络。为保证农产品质量,该县打造了“1+23+N”质量安全网络(1个县级检测中心、23个乡镇快检站、企业自检室全覆盖),设立12个关键控制节点,实现“土壤-生产-流通”全程可追溯,把牢“入口关”,让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菜”,也让西充蔬菜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菜篮子”关系“大民生”。当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飘散着来自西充沃土的清香,人们品尝的不仅是新鲜与美味,更是安全与放心。从阡陌纵横、科技赋能的现代化“菜园子”,到品种丰富、高效链接的多元化“菜篮子”,再到全程守护、品质为先的“放心菜”承诺,西充蔬菜产业的三部曲,谱写的是一曲以民为本、科技兴农、绿色发展的交响乐章。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将持续以责任和匠心,守护好百姓“舌尖上的味道”,让“菜篮子”装满“幸福味”。(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