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8:45:00
4月11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6号),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中方的决定正是基于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公告称,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完全是单边霸凌胁迫做法。
而针对美国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表示正在制定报复性措施,而东盟各国也在商讨应对之策。
特朗普以对等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究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美国打破世贸规则,世界贸易受到怎样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强硬进行反制释放了什么信号?非美国家如何共同应对美国挑起的关税战?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
他的主要观点:
历史上的关税往往是防御性 而非攻击性
“对等关税” 对全球经济增长、供应链以及国际合作造成影响
全球贸易固有秩序遭破坏 美国只想占便宜
“long term gain,short term pain” 是政治口号
不惜以经济代价作为政治资本
中国的反制体现了维护多边规则权威的原则
金融市场及时维稳体现了信心和决心
我老家就在义乌 很多商家表示不是致命性影响
全球还有74%的贸易按照世贸规则运行 整体还是稳定的
各国仍有很大回旋余地 朝着建立一个没有美国的世贸组织前进
历史上的关税往往是防御性 而非攻击性
第一财经:感谢何老师接受采访。第一个问题,我们结合一下历史上的关税的整体的一个发展过程,您觉得历史上关税的作用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目前的这种世界格局下特朗普政府弄了如此大的动静,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何伟文:历史上曾经很多国家普遍的说,用关税来作为保护,这是一种普遍做法。美国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基本上它也是一种保护关税的政策。但是有两点,第一个它的关税的水平不是很高,它不是攻击性的,是一种防御性的。第二个它总的规模不大。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的关税收入大概也就2亿美元,占美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比较高,但是它整个财政收入也有限,所以对世界的影响都比较小。
咱们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关税也是比较高的,那么加入WTO以后逐渐降下来,降关税是一个普遍的趋势。现在特朗普的做法正好跟趋势反过来,他不是因为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是因为他特殊的政治口号的需要。
“对等关税” 对全球经济增长 供应链以及国际合作造成影响
全球贸易固有秩序遭破坏 美国只想占便宜
第一财经:最新的消息,特朗普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因此,有专家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谈判筹码。如果关税变成谈判筹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整体的商业、工业,产业链等,会有什么影响?
何伟文:谈判筹码确实是这样,比方说美国对越南征46%关税,那么越南实际上从美国进口很少,对美国出口倒不少,大概10:1,这样一来越南国家怎么办?它没有像中国这么强大,没有这样的反制能力。所以一般弱国对美国是很难抵抗的,所以他只好谈,那么特朗普就出马了。
那么特朗普不光是对小国是这个筹码,对大国也是这个筹码,对中国也是这个筹码。他拿出34%的所谓对等关税,原来满心以为中国会让步,谈,我可以降低一点。就好像他是个黑社会一样,你要让步的话我就对你客气一点。但是没想到中国给你来硬的,倒过来跟你同样的征34%,34%不是正好对等关税吗?
所以它完全是一个筹码,其他的都是说辞,都是他编的声音。所以这就会导致一些我们原来固有秩序的紊乱。本来全球贸易体制是完整的统一的,它是通过多边谈判,因为世贸组织166个国家,整个是一个多边的自由贸易体制,它都有规则的,而且关税要改变是通过谈判达成的。除了多边的全球的体制之外,还有一个区域性的,还有一个双边的,还有一个周边的,总共加起来现在各种多边双边区域、跨区域次区域,贸易协定有几百个,保证了世界贸易有规则运行。
现在特朗普是完全不理这些国际规则,完全不理任何协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唯有一条,你都听我的是吧?美国要占便宜,其他的都不管。所以这个不光是直接对经济增长对贸易增长的破坏、对供应链的破坏,首先是对规则的破坏,因为规则的破坏更带根本性。
“long term gain,short term pain” 是政治口号
不惜以经济代价作为政治资本
第一财经:美国宣称关税会有一个“long term gain,short term pain”(长期收益,短期痛苦),谁在承受这种短期的pain(痛苦)?long term gain(长期收益)是否有依据?
何伟文:应该说是short term pain,long term disaster(短期痛苦,长期灾难)没有一个gain(收益)。特朗普是为自己竞选说话的,是一种政治语言,他并不懂经济,而且他根本不知道长远他会做什么,从目前的趋势看只会更坏。
那么可以参照的就是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它的趋势是非常坏的,后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短期内它导致美国的大萧条延长,稍微长一点,它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当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是我们从现在它的各种要素来看,从长远的影响破坏性更大。
虽然他也有很多经济团队,但是你分析他们经济团队的所有的理论,包括美国财长贝森特,包括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包括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把他们所有的理由综合在一起梳理一下,可以发现是自相矛盾。而且没有一个符合经济学的逻辑,只有一个特朗普本身竞选需要的逻辑,所以它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政治口号,不惜以经济代价作为他的政治资本。
中国的反制体现了维护多边规则权威的原则
第一财经:中国现在采取了及时的反制措施,而且每一次都还是非常迅速的反制措施,释放了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何伟文:实际上反制措施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跟过去联系起来。特朗普一期对中国施加单边关税,头一次是500亿,当时我们给上面的建言就是毫不客气给他也500亿,他多少关税我们也多少关税,对等反制,但是比他要晚一分钟,他公布了以后我们晚一分钟公布,后来是这么做的。
这次我们总的原则也是对的,当然不是一分钟了,要晚一点。而且第一次特朗普“10+10”关税的时候,咱们不是“10+10”的反制,咱们是有选择的,而且不是全部产品,所以有点克制,目的就是希望特朗普能够有节制,可以谈。但是后来看他实在是毫无控制,就是34%,我也不客气了。
那么这反映了两点:第一,我们这么做是维护多边规则,维护多边体制这么一个权威和它的不可侵犯性。第二点我是主权国家,我维护我自己主权正当发展的权益,不能动摇。这两个大原则一下来,你就不能够犹犹豫豫,不能软弱了,必须坚决了。
第二个也看出一点,就是中美经贸关系并不像特朗普所说的,中国有求于美国,相反是美国很多产品离不开中国,或者在相当大程度上对中国有依赖性。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说,中国并不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必要对你荒唐的错误的行动进行屈辱退让。
金融市场及时维稳体现了信心和决心
第一财经: 所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等关税确实一定程度已经引发了全球的一个金融动荡,包括中央汇金,人民银行、社保基金都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反馈,及时稳住了市场,您认为国内的金融市场能否抵住此次关税政策的影响?
何伟文:如果没有政策支持,恐怕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对等关税是4月2号公布的,他公布的时候是美国当地时间下午3点,北京已经是周四凌晨3点了,所以我们看礼拜四礼拜五两天,美国跟欧洲亚太的股市大幅度下跌,但是咱们的股市相对平稳,也就是中国政府的反制一宣布了以后我们还是平稳的。
但是到了礼拜一就是4月7号,清明小长假结束以后,我们看到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大幅下跌。上证综指下跌7.34%,深成指下跌了9.66%,我们也跟外面一样了。那么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央汇金还是央行都出手,而且表达了信心,支持得非常及时,这样子稳住了。
企业对今年的经济增长前景带来很多担忧,这个是必然的,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中央的政策支持,一个是资金的支持,第二个是信心的支持,第三个更重要的就是说对整个前景的判断和中央政府的决心,我想这个是不可缺少。而欧美这些欧洲美国也好,日本也好,他们缺乏这一块,所以他们会下跌得很厉害。但是中国我认为还会下跌,但是不会再下跌得非常厉害。
我老家就在义乌 很多商家表示不是致命性影响
第一财经:您还有什么建议?比如说在政策方面。
何伟文:我想是这样子,我们说金融仅仅是一个工具,本质上还是经济,还有一个源头上还是外贸,所以我们现在把外贸稳住,商务部王文涛部长讲过,我们为外贸企业开辟国内通道,要实实在在多做一些事情,真正有成果。
第二个,我们还要再看一看对美国的出口会不会完了,是零。当过几个礼拜以后发现并不是零,也不是那么可怕的时候,这时候可能心气又会稳一点,当然现在不能判断。
因为我老家就是义乌了,我是昨天我请我表弟给他的学生调研一下,现在义乌的商家会不会因此就完了。结果他调研一下,发现义乌商家说有影响,但是不是致命性影响,他们有各种办法。因为美国从义乌采购,很多企业都是刚性需求,关税高了他还得采购,所以只是部分的影响,不是全部的影响,不会说整个就消灭掉没有了。
当然这个还是太早,还要再看一段时间。所以形势的发展非常关键,我们这个政策要随着每一天形势的发展,出台有针对性办法稳住经济,特别是要稳住前景。
全球还有74%的贸易按照世贸规则运行 整体还是稳定的
第一财经:历史经验上看,对等关税的滥用可能会引发贸易战,并且重组全球的一个供应链。你认为当前美国这个政策是否会加速“去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加大全球贸易的碎片化?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如何选择?
何伟文:是这样,我们如果跟历史上比跟这次比稍微有所不同。历史上都是美国先发难,这个都是共同点。1930年是《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是美国对全球的商品大幅度加关税,然后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反制,这么就是说打平了。美国的进口下降66%,出口也下降61%,世界贸易也下降了60%,这个是世界性的灾难。
这一次会不会这样?好,我们看美国对全球发难,因为它的目的不光是加税,要纠正贸易赤字实际上做不到,它是要改变整个贸易体制。不是在多边大家均衡利益的基础上的贸易体制,而是美国一家优先、其他人不管的一个贸易体制。有一部分小国没有力量反制,只好就是屈从于它做出让步。这么一来确实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破坏,对全球贸易规则造成破坏,这是一方面不能低估。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它的程度是有限的。因为美国现在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已经远远不能跟30年代相比,跟上世纪30年代相比。2024年美国从全球进口是33000亿美元商品,那么全球商品出口总额多少呢?243000亿。也就是说美国占七分之一不到,还有21万亿不出口到美国,这个部分美国管不了。所以我们如果21万亿大家还是按照规则来办,那么整个世界贸易还是稳定的。
美国宣布对等关税以后,WTO总干事伊维拉说,现在全球还有74%的贸易按照世贸规则运行,现在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尽量把非美贸易做强,大家遵守共同的规则,这样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被边缘化。当然现在说边缘化还早。我们相信它会对世界贸易和贸易规则带来重大冲击,但是它不可能推翻世界贸易规则。
各国仍有很大回旋余地
朝着建立一个没有美国的世贸组织前进
第一财经:所以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接着您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还有您刚才提到的74%还是正常的贸易运行,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以外,各国仍有很大的发展与合作空间?
何伟文:毫无疑问。那么既然美国受到障碍,那么大家还必须在别的地方找了更多的回旋余地。所以无论墨西哥也好,无论越南也好都会这样。但是这两个国家有所不同。墨西哥可能更多寻求跟美国妥协,因为从地缘经济来看,它是毗邻美国的,选择余地不大。
那么越南就选择余地大多了,当然它不是一时半会,因为现在越南对美国出口占的比重太大,所以它逐步调整。但现在看有个好处,现在东盟内部RCEP内部的贸易在不断增加,而且这个方面还会不断上升,相信它们有更大的回升余地。
中国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朝着建立一个没有美国的世贸组织前进。如果世界贸易整体是稳定的,那特朗普成不了大器。它会造成破坏,它会在几年内造成破坏,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破坏,但它破坏程度会越来越小,因为我们其他的方面稳固了,那么整个大局就稳定了。
值班编辑: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