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吹响鏖战商海“冲锋号”!退役军人王利民的创业轨迹横跨多个领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3:37:00    


在退役军人王利民的朋友圈,他的名字被提及时,往往与“坚韧”“担当”“迎难而上”等词紧密相连,他用30余年时间完成了一场跨越军营与商场的人生突围。从食品加工到印刷经营,从建筑工程到酒店管理,王利民的创业轨迹横跨多个领域,却始终镌刻着军人的精神烙印。面对挫折,他以“宁可亏钱绝不亏心”的信念东山再起;面对机遇,他用“工程质量即人品”的准则开拓疆土。如今,作为山东亨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的核心股东与青岛机场富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掌舵人,58岁的王利民仍以退役军人的果敢与智慧,持续书写着军创企业的新传奇。

王利民(左一)与员工讨论如何提升酒店服务质量。

投身军旅磨砺钢铁意志

1986年冬,19岁的王利民跨入军营,开启了四年军旅生涯。晨曦微露,他已在结霜的操场上完成长跑冲刺;烈日当空,他负重几十公斤在模拟战场反复演练战术动作;夜幕低垂,他伏案研读专业教程……这种日复一日的淬炼,不仅锻造出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也将“逢敌必亮剑”的铁血基因与“闻令而动,使命必达”的担当意识,熔铸进自己的骨髓深处。

“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是每次与战友相聚,总有一种深厚的亲切感。我们总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每当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王利民都表示这是自己最宝贵的一笔人生财富。部队教会他的不仅仅是射击、格斗、战术等“十八般武艺”,更是对责任的敬畏、对目标的追求、对纪律的坚守、对命令的执行,这一切都成为他日后创业时攻坚克难、带队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血本无归后绝地大反击

1990年退役后,王利民进入潍坊一家行政单位,端上了在当时令不少人羡慕的“铁饭碗”。但军营锻造的闯劲让他始终怀揣着“再立新功”的抱负,渴望在更富挑战性的领域实现自我价值。彼时,下海经商热潮涌起,王利民毅然辞职。考虑到当地有果园等农产品资源,他用东拼西凑的10万元创办了食品加工厂。

“现在再回头看我最初的创业经历,准备不足,就是凭着一腔热情。”起初,王利民认为创业不难,但资金短缺、管理经验匮乏、对行业缺乏了解等问题接踵而来。残酷的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工厂没能撑太久,最终血本无归。“做人必须守信,再难也要把钱还上。”王利民开始扑下身子没白没黑地开出租车,想方设法挣钱还债。深夜,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他还要继续研究市场。这段至暗时刻,反而淬炼出他的商业哲学:诚信、责任是军人的脊梁,企业可以倒,脊梁不能弯。

1996年,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王利民又瞄准印刷行业,准备东山再起。他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才能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争取客户业务,他扫街自荐,鞋底很快就磨得不像样子;为了不断提升印刷质量,他曾长时间驻扎在公司,有时凌晨还和员工一起调试印刷设备……正是这种打仗攻山头的劲头,让王利民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事业小成后,王利民不忘将目光投向公益事业。得知安丘市景芝镇一位老人独力抚养脑瘫儿子,他定期为老人送去米面粮油,还发动员工组建“爱心帮扶队”。这份超越血缘的温情,是王利民军人本色的延续。

三条“军规”打造良心工程

2000年前后,王利民精准捕捉到新市场浪潮下的基建需求,果断作出进军建筑工程领域的决定。有了最初的创业经历,王利民明白不懂行是要栽跟头的。面对全新赛道,他像新兵入伍般从头学起——白天泡在工地跟老师傅学经验,夜晚研读相关专业书籍,很快就成了行家里手。

“建筑工程就像凝固的良心,事关民生,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保障工程质量,王利民抱着“像守阵地一样守工程”的执念,立下三条“军规”:不偷工减料、不拖欠工资、不延误工期。随着业务拓展,公司需要更大的资金支持,即使再困难,王利民也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每一项工程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后来,持续亏损的潍坊地铁建设工程公司在了解到王利民的情况后,聘请他担任公司总经理。接手公司后,王利民面临行业竞争激烈、资金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但军人出身的他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他决定放手一搏为企业来一场变革。他排除部门间协作障碍,完善考核标准,畅通人才晋升通道,推进工程组织实施方式、工程造价等创新改革,同时严格落实工程标准规范体系,强化施工过程监管和竣工验收把关,大力提升建造水准,完成了多个高品质建筑工程。

多措并举之下,潍坊地铁扭亏为盈,后来转型为山东亨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到景观绿化、地基建设、机场场道、管网铺设、防水工程等领域,在建筑行业内享有重质量、守信用的美誉,参与建设的工程屡次获评优质工程,树立了良好的建筑企业形象和口碑。而王利民也成为山东亨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最高的股东,同时担任公司监事一职。

跨界住宿餐饮投资兴业

2014年,王利民在青岛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看到了更多发展机遇,他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再次跨界布局酒店住宿餐饮业,出任青岛机场富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胶州湾畔开启商业新篇章。

又当行业“新兵”,这一次如何尽快打开局面?“一年四季,富华酒店总是保持着26℃的舒适体感温度,而我们的服务要达到37℃的人情温度。”在王利民看来,酒店住宿餐饮业理应是有温度的行业,打好服务牌是立身之本,也是破局的关键。在他的统筹管理下,酒店入住率很快有了明显增长,成为周边商圈的标杆。

2020年起,文旅产业受到冲击,酒店业务也举步维艰。“我有机会撤身,但酒店员工怎么办?每一名员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如果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家庭如何支撑下去?”作为退役老兵,王利民有着不服输的精神和责任感,他决定咬牙扛过去。此后3年,酒店没有辞退过一名员工。

2024年开年,文旅行业便“杀疯”了——全国文旅人纷纷以掏家底式“推销”家乡出圈,吸引游客的目光,酒店行业随即升温“内卷”。当部分竞争者选择降价促销吸引客源时,王利民则对行业进行了深度分析。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需求,满足心理预期,提供情绪价值,才能让酒店从竞争中脱颖未出。因此,王利民进一步明确酒店定位、客源主流群体,提升餐饮水准,拓展高品质会议服务。作为一名60后,王利民还以敏锐的互联网思维玩转数字化营销,从美团本地生活服务到抖音短视频推广,他带领团队运用各类网络平台重构传统服务业态,有效扩大营收增量,展现出与时代同频的创新魄力。

从士兵到企业家,王利民的创业历程如同热血军魂的具象化表达。当同龄人准备安享岁月时,他还没有停下脚步的打算。在王利民看来,永不止息的“冲锋号”不仅属于他,也属于和他一样在创业洪流中永葆本色的战友们——他们要在人生战场上一次次证明,真正的战斗精神永远在路上。

/ 温馨提示 /

为激励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创业,青岛早报与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帮助军创企业发布创业合作项目、寻求合作伙伴、对接政策资源,使“军创力量”注入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详情请咨询退役军人创业服务电话:0532-89848738。

来源|青报全媒体/观海新闻记者 张琰

相关文章